7月14日,由江蘇省教育廳主辦,必贏3003no1線路檢測中心承辦的2024“錦繡江蘇”國際暑期學校和2024江蘇省“數(shù)智賦能土木工程”研究生暑期學校順利開幕。
上午,在必贏3003no1線路檢測中心院長方海教授主持下,青島理工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苗吉軍教授和北京工業(yè)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院長、國家高層次人才許成順教授帶來了精彩的主題報告。
苗吉軍教授以《損傷混凝土結構抗火性能試驗研究與理論分析》為題,面向我國火災頻發(fā)、混凝土結構耐久性問題突出等工程背景,向學員們介紹了損傷混凝土結構抗火性能研究的意義。從團隊以往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現(xiàn)狀及未來著重解決的問題三個層次逐步遞進呈現(xiàn)了系統(tǒng)且深入的研究工作。報告展示了損傷RC梁、柱、節(jié)點和框架的火災后抗震性能,并基于機器學習算法開發(fā)了火災后混凝土結構損傷檢測和評估方法。苗吉軍教授強調未來應建立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下的火災精細損傷評估平臺,提升我國消防救援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他結合自身經歷引導學員帶著同理心做結構抗火研究,以解決面向社會需求實際問題。學員們興趣濃厚,線上線下提問不斷,互動交流熱烈。
許成順教授以《砂土液化與變形發(fā)展特征新認識及液化場地-地下結構抗震性能研究新進展》為題,從土木人的初心與使命切入,給國內外的學員展示了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取得的輝煌成績,同時也引出了基礎設施工程所面臨的地震災害風險。報告通過地震引起砂土液化的案例,引出關于砂土液化與變形發(fā)展特征新認識的主題,指出砂土液化變形特征不僅與物理/應力狀態(tài)有關,還與加載頻率有關,應關注變形失穩(wěn)和強度失穩(wěn)的問題。報告聚焦液化場地-群樁-結構地震破壞反應分析和液化場地-地下車站結構地震響應特征,為液化場地對結構動力響應的影響研究開辟新的思路。報告內容豐富有趣,許成順院長的講述生動形象,拓寬了學員們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員的研究興趣。
下午,學術報告由必贏3003no1線路檢測中心副院長楊會峰教授主持,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莊勇教授級高工、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曲哲研究員、必贏3003no1線路檢測中心院長方海教授依次給學員們呈現(xiàn)了豐富多彩的前沿研究。
莊勇教授的帶來的報告是《武功山·天心妙境》,報告從項目場地的風水出發(fā),詳細介紹了景區(qū)的規(guī)劃銜接。分析了武功山景區(qū)的發(fā)展定位,建立集“文化沉浸、情景體驗、修心養(yǎng)性、美食餐飲、酒店服務”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博覽園,景區(qū)規(guī)劃總體布局與陸王心學息息相關,天然之心與人文之心合成一環(huán),寓意天人合一。莊勇教授對景區(qū)每個分區(qū)的寓意、規(guī)劃思路進行了詳細闡述,報告內容緊扣中國傳統(tǒng)文化,強調讓山水與心靈對話,文化與自然融合,化出如詩如畫的意境,需要我們靈性感悟,創(chuàng)新達意,化平凡為神奇。莊勇教授的報告講述了一場關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學實踐,讓學員們在領略山水之美中,感悟文化之深,整場報告生動有趣,充分調動了學員們的積極性。
曲哲研究員做了題為《Experimental Simulation of the Seismic Damage to Nonstructural Elements in Buildings》的報告,深入剖析了近年來在國內外地震中非結構構件的損傷情況,指出非結構構件是目前抗震設計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隨后展示了團隊針對填充墻、吊頂以及建筑內浮放物品等非結構構件在地震下的復雜動力行為所開展的理論分析、數(shù)值模擬及試驗研究方面的最新進展,揭示了非結構構件地震損傷機理。最后,針對非結構構件在地震過程中的響應復雜性,敏感性的問題,曲哲研究員提出了非結構單元模擬振動臺(NEST)系統(tǒng),對該系統(tǒng)的研發(f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展示了利用該系統(tǒng)所開展的試驗研究。最后,曲哲研究員寄語學員們積極探索數(shù)智技術在地震工程中的應用潛力。
方海教授的報告題目是《船-橋碰撞機理及高效吸能復合結構》,深入探討了船橋碰撞的復雜機理與防護策略。他詳細描述了船-橋和船-防撞系統(tǒng)-橋碰撞的動力學模型,探明了連跨效應、節(jié)段拼裝和墩身空心率等因素對船撞力和結構損傷的影響規(guī)律。方海教授提出了包括船-橋碰撞流固耦合分析、節(jié)段拼裝式橋墩撞擊性能、鋼套箱消浪孔優(yōu)化設計和列車脫軌分析等10個關鍵問題,并展示了團隊針對關鍵問題所開展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最后,針對船撞關鍵問題,方海教授提出了多種解決方案,并研發(fā)了復合材料防撞系統(tǒng)、軟體防撞系統(tǒng)和永臨結合防撞系統(tǒng)等。報告內容豐富有趣,拓寬了學員們的知識面,激發(fā)了學員們的研究興趣。
7月14日,五場主題報告會匯聚專家智慧,融合實踐與理論,展現(xiàn)“頂天立地”研究。學術盛宴點燃了學員們對土木工程的熱情,線上線下熱烈互動,問答中火花四濺,共繪知識探索畫卷。學員們收獲知識財富,激發(fā)創(chuàng)新靈感與科研動力,啟迪未來探索之路。
作者:許偉志;攝影:陳潤楊;審核:張濤、方海









